何撒娜/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前陣子「人死為大」這句話在台灣社會引發一陣不小的討論風潮,這幾天有人在聽聞喪訊時發出「恭喜恭喜」的貼文,又再度引發許多爭議。無獨有偶的,韓國七月剛舉行完的二場喪禮,也讓整個社會陷入一個接近對立的狀態。
有看過韓劇或韓國電影的朋友們應該都知道,韓國的喪葬文化與我們的不太一樣。在台灣,喪禮舉行的日期往往有很多變數要考量,例如要配合殯儀館裡適合的場地檔期、場地有空的那些天是否為適合殯葬的日子、以及家族成員有沒有異議或其他考量等。也因此,我們常看到有許多人過世很久以後才舉行喪禮、或是因為諸多因素(最常見的可能就是遺產分配喬不攏的爭議)而遲遲未舉行喪禮的情況。
韓國當代的喪葬儀式相對起來單純很多,直球對決,普遍不需要太多的考量。一般來說,靈堂在過世的第一天就會直接設置在醫院所附設的葬禮式場,普通的葬禮採取「三日葬」的形式居多,也就是過世的第一天安置靈堂(焚香所),第二天入棺,第三天一早出殯。而家境困難的人家,也有採取「二日葬」的形式,也就是設置靈堂的24小時後入棺並直接出殯,這是為了配合韓國葬事法,身故或死產之後,必須要至少等待24小時才能進行火葬或土葬的規定。至於5日葬或7日葬等高規格葬禮,通常必須是亡者位居高位才會舉行。
韓國社會很重視各項生命儀禮,婚禮、孩子週歲、喪禮、以及忌日等,對於韓國人來說都是很重要的儀式場合。認識的一些韓國朋友們,每逢周末常忙著要趕赴參加各種婚喪喜慶的活動。我加入了一些韓國的學術團體成為會員,因此常常收到學會寄來的各種email,除了各種公開徵稿或通知學術大會舉行的時間或細節等業務信件以外,最常收到的信,就是通知大家某位會員家人(通常是直系或姻親長輩,例如父母親或岳父母等)過世的消息,以及靈堂位置與喪禮細節等通知事項。這對我來說是個文化震撼,畢竟在台灣連自己工作單位的同事都不見得會發放紅白帖,更不用說昭告全國週知,顯示出韓國人對於喪禮與相關社會網絡的重視程度;即使過世者不是認識的人,講究社會關係情誼的韓國人都還是會前往弔唁。
韓國當代的喪葬儀式相對起來單純很多,直球對決,普遍不需要太多的考量。(https://fun.cheonan.go.kr/korean-rules/)
朴元淳:民主化運動義士、或性騷擾罪犯?
首先是圍繞首爾市長自殺而兩極分化的韓國社會輿論。韓國首爾市長朴元淳在被前女秘書以性騷擾嫌疑提起訴訟的第二天(7月9日),選擇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在確認死亡之後,首爾市政府根據2014年頒布的「政府儀典便覽」法規,說明在任職期間身亡的長官得舉行機關葬的規定,舉行了五日「市葬」。這個決定讓不同陣營的人吵翻天。贊成的人認為朴元淳終身為民主、人權、以及首爾市發展作出重大的貢獻,光是在首爾市這個特級戰區可以連任三次,就知道他深受人民愛戴的程度。即使生前受到性騷擾的指控,但仍無損於他對韓國社會的貢獻;且在真相尚不明朗的情況之下,更不應該直接視為有罪。反對者則認為既然被指控性騷擾,在真相大白之前,不應該以最高規格的市葬來安葬他。
即使韓國社會很重視各項生命儀禮與社會網絡的情誼,然而,前首爾市長朴元淳的喪禮過程,卻引發許多逾越傳統社會文化分際的對立行為,例如有朴元淳支持者在靈堂所在的首爾大學醫院葬禮場公開拉起寫有「務必剷除破壞家庭的狐狸精犯罪」字樣的橫幅,指責提起性騷擾訴訟的女性是「狐狸精」;有反對陣營的人在首爾廣場前的焚香所前將故人比喻成猴子,播放歌曲〈Monkey Magic〉並拿香蕉當眾表演舞蹈。曾經韓國社會至少會在死亡面前暫時停止矛盾和政治鬥爭,但在不同的立場之下,卻失去了對受害者和故人最起碼的尊重。
在確認死亡之後,首爾市政府根據2014年頒布的「政府儀典便覽」法規,說明在任職期間身亡的長官得舉行機關葬的規定,為朴元淳舉行了五日「市葬」。(EPA)
白善燁:「親日反民族份子」抑或「護國英雄」的爭議
另一場喪禮恰巧發生在朴元淳逝世隔天,前陸軍將領白善燁以99歲高齡病逝。他是韓國陸軍第一位晉陞上將的軍官,曾任韓國陸軍參謀總長。退役後首次任務,就是派任到台灣擔任韓國駐台大使。雖然白善燁被後人推崇是韓戰中抵擋北韓侵略的護國英雄,但也因為在滿州國時期加入了肅清朝鮮獨立運動的「間島特設隊」,而被視為是「親日反民族份子」,將他列入親日派歷史罪人名單之中。「親日派」這個名詞在韓國等同是「叛國賊」,2005年盧武鉉執政時期成立了「親日反民族行為真相糾明委員會」,調查從日俄戰爭起到1945年為止所有歷史上的「親日反民族行為者」,調查建檔這些人的「親日」行為,同時編纂公開相關史料。曾加入過滿州國日本皇軍的白善燁,就名列其中。
白善燁是韓國陸軍第一位晉陞上將的軍官,曾任韓國陸軍參謀總長。(AP)
歷史的追討再度因為白善燁的逝世而浮現。有反對者抗議,不應將「親日反民族份子白善燁」葬於愛國先烈所在的國立首爾顯忠院,有左派團體甚至諷刺地說白將軍應該葬於日本的靖國神社。加上近年來要求濟州四三事件等歷史真相與究責的輿論聲浪,就進步派的轉型正義觀點而言,白善燁經歷並參與過肅清國內獨立運動的行動,很難完全撇清這個歷史責任。當前執政的文在寅總統以「首爾顯忠院已沒有空間」為理由,改將白善燁葬於大田顯忠院。這個決定引發了韓國保守派的不滿,質疑執政黨沒有給予應有的國葬榮譽及禮遇。
歷史的追討再度因為白善燁的逝世而浮現。有反對者抗議,不應將「親日反民族份子白善燁」葬於愛國先烈所在的國立首爾顯忠院。(EPA)
國際與國內政治的表態與糾葛
在二場喪禮中,前往弔唁與否,成為公眾人物政治立場的表態行動。許多公眾人物為了究竟該不該前往弔唁,紛紛表明自己的立場,當然因此而針對個人的反對批評聲量也不斷。媒體鎮日守候在焚香所前,捕捉一個個前來弔唁者的身影,遞上麥克風試圖讓這些人公開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場。
除此之外,在朴元淳和白善燁這二場弔唁活動中,駐韓美國和中國兩位大使的不同舉動更加引人關注。媒體仔細地分析了中、美兩國的立場與行動,像是美國大使哈利.哈里斯同時弔唁了白善燁和樸元淳,可是中國大使邢海明只弔唁了樸元淳。美國大使在推特上公開寫道:「我會想念白將軍」,中國大使邢海明則公開接受媒體訪問說:「朴市長雖然離開了,但我們不會忘記他的功績。在擔任市長期間,他為發展中韓關係做出了成就。我會繼續為中韓關係的發展而努力。」
朴元淳與文在寅一樣政治立場偏向親中反美,因此得到中國官方的大力讚揚與悼念;保守陣營的白善燁曾參加過美國主導的韓戰、並阻止有中國在背後撐腰的北韓軍勢力,因此得到美方大聲浪的追悼。
死亡從來不是個人的事情,而是具有社會性的事件。韓國七月裡所舉辦的這二場喪禮,不只牽涉到亡者個人與家族,更因此而牽動了社會、甚至國際政治力量的動員與角力。朴元淳的家人曾對媒體說過,家人只想低調地舉行家族葬,安安靜靜地送走故人,但有太多力量不允許他們這麼做。韓國慶熙大學社會學教授金鐘白(音譯)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在這二場喪禮過程中,看到人們按照自身利益而選擇站邊,並轉變為對故人或受害者的盲目攻擊;在面對一個人的死亡之際,韓國社會兩邊扭曲對立的面孔暴露無遺。
面對政治人物的死亡,也許人們能試著先放下背後的紛紛擾擾,以人性的角度一起與家族同悲,嘗試著學習在死亡面前謙卑、靜默,表明對眼前所逝去生命的尊重。但這當然並不代表我們應該忘卻故人的生平與作為,因為未來仍有很多時間與空間,來回顧並定位故人生平。韓國七月的二場葬禮,顯示出韓國社會的政治意識形態、特別是「左派」與「右派」的政治立場,仍在某些場合凌駕於人性的同理之上,期待這些扭曲與對立未來能有所改變。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向左" - Google 新聞
August 01, 2020 at 03:37PM
https://ift.tt/2D8qTzs
東亞漫遊》韓國七月裡的兩場喪禮:向「左」葬或向「右」葬,都是問題 - 自由電子報 自由評論網 - 自由評論網
"向左" - Google 新聞
https://ift.tt/2J8oR1C
Shoes Man Tutorial
Pos News Update
Meme Update
Korean Entertainment News
Japan News Update
Bagikan Berita Ini
0 Response to "東亞漫遊》韓國七月裡的兩場喪禮:向「左」葬或向「右」葬,都是問題 - 自由電子報 自由評論網 - 自由評論網"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