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且一發不可收拾,何時能達高峰並開始緩解尚難判斷。在上個月疫情尚未全球蔓延時,一般對經濟情勢的預估還屬樂觀,認為疫情若能像SARS般很快獲得控制,經濟成長只會些微下修,且期待能有V型反轉。但到如今,對比小規模、短時間的SARS已顯得不切實際,疫情對經濟衝擊將更甚於2008年金融海嘯已逐漸成為共識。
面對嚴峻局勢,從美國開始,還在敵暗我明的情況下,包含大幅降息、大規模量化寬鬆、鉅額財政支出等激烈貨幣與財政紓困政策瞬間出籠,希望透過提供大量流動性來解救危如累卵的經濟。只不過面對這次幾乎史無前例的疫情衝擊全球經濟,這些瞬間爆量的傳統政策是否有效,還是反而可能將經濟推入險境,值得商榷。
傳統貨幣與財政政策主要的作用在於刺激需求面以解決需求不足的問題,但眾所周知,肺炎疫情一開始對經濟的衝擊是生產斷鏈造成的供給不足問題,很不同於金融海嘯時的需求不足問題。因此,美國聯準會數日內兩度非例行性緊急降息總共6碼的做法遭致不少批評,被認為未能對症下藥,甚至有「降息就能順利復工嗎」之譏。雖然疫情的主要衝擊現在已明顯轉移到需求面,但如今全球需求不足的危機比金融海嘯時更為嚴重,是一種有錢也很難消費的情境。這也使得提高流動性的成效受到很大的限制。
政府提供大量流動性往往很難避免累積資產泡沫的代價,但如果可以達到解決企業周轉困境與維持個人購買力的效果,這樣的政策還算可以接受。但如果實體經濟的產出無法擴張、消費行為還是受到抑制,政府所增加的流動性就只能流向堆高資產價格,使得泡沫迅速累積甚至長期化。更嚴重的是,高流動性同時也容易豢養、維護沒有競爭力的殭屍企業,帶來長期債券違約風險,傷害金融體系,導致更大的危機。金融海嘯時,各國掀起降息救市的風潮,儘管部分達成經濟復甦的成效,但負利率的不正常情況至今猶存,多波量化寬鬆政策也導致與實體經濟不相稱的股市、房市榮景。也無怪乎有專家指出此次疫情只是刺破美國泡沫經濟的一根針。
正由於此次疫情對經濟衝擊的型態與金融海嘯有很大的不同,不但需求不足很難靠提高流動性來解決,供給斷鏈的危機也不是提供企業資金就能緩解,因此這些劑量又大又猛的政策可能很難有使經濟復甦、遑論振興的實效。只要疫情不趨緩,經濟衝擊就很難避免。
總體經濟是一個有機的結構,在太平日子裡,金融面與實體面相互幫襯、互利共榮,使經濟盤旋向上;反之,在遇到衝擊時,金融面與實體面就容易利益衝突、相互拉扯,使經濟盤旋向下。在疫情致使眾多企業營運受困甚至有倒閉危機時,金融業面對的違約倒帳風險已高,還必須受命紓困擴大授信,尤有甚者,大幅降息以致利差空間縮小,使得金融業的經營雪上加霜,面對的壓力之大可想而知。一旦實體經濟的危機蔓延到金融業,疫情對全球經濟的衝擊絕對不只現在預估的慘狀而已。
上述邏輯放諸四海皆準,台灣自不例外。近日對於銀行業對企業授信仍採保守態度的情形,不但立委抨擊,行政院也打算設立「溝通協調平台」來盯緊銀行對企業紓困。要金融挺產業固然無可厚非,但目前台灣金融業的海外曝險已高達近20兆台幣,占所有曝險的近六成,面對全球經濟蕭條,金融業的壓力與困境已大,政府也不得不顧慮。政府在要求金融紓困企業之時,如果真的要「超前部署」,在紓困之餘,還真的想要振興、調體質,就不應毫無標準地一味挺企業而陷金融業與整體經濟於險境。對於不符未來潮流、不具競爭力、長期可能違約倒帳的企業,現在就應因勢利導地處理,或引導退場,或鼓勵合併,才能維持一個長期還能相互幫襯、互利共榮的基本盤。過度壓迫金融業或過度維護企業,不但很可能將已然脆弱的經濟推向險境,實也無法因應未來可能面對的激烈產業競爭。
"對的" - Google 新聞
March 29, 2020 at 10:23PM
https://ift.tt/2QSuUeQ
經濟日報社論/救市用力過猛 經濟恐陷險境 - udn 聯合新聞網
"對的" - Google 新聞
https://ift.tt/33jzojV
Shoes Man Tutorial
Pos News Update
Meme Update
Korean Entertainment News
Japan News Update
Bagikan Berita Ini
0 Response to "經濟日報社論/救市用力過猛 經濟恐陷險境 - udn 聯合新聞網"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