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我不聰明,將來的人生道路如何發展」-科技新聞 - 臺灣新浪網

原標題:「我不聰明,將來的人生道路如何發展」

「我不聰明,將來的人生道路如何發展」

、編輯、作家、演講家等有比較突出的表現。

  我們卻很容易簡單地用學業成績、智商測驗的數字,給一個孩子後面的人生髮展貼上一個鮮明的標籤,甚至這樣的標籤後來也被孩子自己內化了,實在是一個大大的誤會。

  ---------------

  高校新生們已陸續開學了,在今年這個特殊的年份高考,結果肯定是幾家歡樂幾家愁。我們為「學神」的高分驚嘆,覺得他們在網課+自學的情況下還能屢創佳績,肯定是因為聰穎過人,同時慨嘆自己智商不行,望塵莫及。

  在人的一生中,「是否聰明」這個問題似乎跟我們如影隨形,隨時都碰到。在很多人心目中,「聰明」「智商高」也是帶來人生成功的關鍵因素,所以大家都會關心。「是否聰明」也是我們評價自己的重要方面,是自尊的重要來源。

  然而,我們判斷一個孩子是否聰明的重要標準就是學習成績(或者是智商測驗)。如果一個孩子在校學習成績好,我們就認為他前途無量,如果成績不好,我們就認為他前途堪憂。然而,只要是排名,總是有孩子排在前面,有孩子排在後面。如果有的孩子總是被排在後面,逐漸地就形成了「我不聰明」這樣的想法,再到後來就固化成自我概念的一部分。

  我在一個二本的高校教書,我的學生中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自己不夠聰明,尤其是當他們想到自己的小學同學、中學同學誰誰考上了隔壁985大學的時候。他們也會問我「我不聰明,未來的人生道路該如何發展呢」?

  我的碩博階段讀的都是心理測量方向,心理測量就是用數字來表達、描述人的某些方面的特徵。一個人聰明的程度、智商的測量也是心理測量領域內重要的課題。這裡有兩個關鍵的問題需要澄清:第一,學習成績不好,等於不聰明嗎?第二,聰明(智商高)在人的一生中到底扮演什麼角色?

  首先第一個問題,學習成績和聰明的關係。總結起來其實並不複雜,成績好可能會有聰明的因素,但是成績不好並不代表一個人不聰明。

  這裏我要推薦一本書《讓天賦自由》,作者是肯·羅賓遜(Ken Robinson),世界著名的人類潛能開發、人類創造力開發專家,與歐洲和亞洲各國政府、《財富》500強公司、各國教育系統等有著廣泛的合作。書中介紹了百老匯音樂劇《貓》和《劇院魅影》的主編舞者Gillian Lynne的真實故事。

  在Gillian還是個學生的時候,日子非常艱難。在課堂上她無法集中精力學習,不斷鬧騰,影響同學,作業也寫得亂七八糟。學校認為Gillian有先天性學習障礙,多動症,建議父母帶她去看醫生。

  在她母親講完了她孩子所有的毛病以後,醫生坐到Gillian身旁說:「Gillian,我認真聽了你母親所說的每一句話,我需要和她單獨聊一下。」然後,醫生和她母親兩人就離開了房間。臨走前,醫生打開了桌上的收音機。當他們走出房間以後,醫生對Gillian母親說:「你只要耐心觀察就好。」

  在他們走出房間的幾分鐘后,Gillian就站起來,隨著音樂跳起了舞。醫生對Gillian母親說:「你女兒沒毛病。她只是一個舞者。把她送進一所舞蹈學校好了。」

  後來在舞蹈學校,Gillian真的遇到了一大群和她一樣需要不斷移動才能思考的人們。再後來,她成為一個出色的舞者,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製作了百老匯歷史上最有名的那些音樂劇,給無數人帶去了歡樂。

  「如果換一個醫生,他很可能會從第一天起讓Gillian定期吃藥,直到她變得跟其他學生一樣。」

  其實,每個人生來的天賦像寶藏一樣,需要被挖掘、鼓勵和催化。在此我介紹一下哈佛大學教授霍華德·加德納在1980年代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論,幫助大家發現每個人獨特的聰明所在:

  我們每個人都同時擁有相對獨立的8種智能,分別是語言智能、邏輯智能、空間智能、運動智能、音樂智能、人際智能、內省智能,以及自然智能。每個人都擁有不同的智能優勢組合,正是這種不同的組合,使得每個人的智能都各具特點。

  語言智能 指聽、說、讀、寫的能力,表達思想,記者、編輯、作家、演講家等有比較突出的表現。

  邏輯智能 指運算和推理的能力,對事物間各種關係如類比、對比、因果和邏輯等敏感……偵探、律師、工程師、科學家和數學家等有比較突出的表現。

  空間智能 表現為人對線條、形狀、結構的認識;對色彩和空間關係的敏感;畫家、雕塑家、建築師、航海家、博物學家等有比較突出的表現。

  運動智能 表現為人控制身體的能力,對事件能否做出恰當的身體反應。運動員、舞蹈家、外科醫生、賽車手和發明家等有比較突出的表現。

  音樂智能 指人對節奏、音調、音色和旋律是否敏感,作曲家、指揮家、歌唱家、演奏家、樂器製造者和樂器調音師等表現突出。

  人際智能 個人覺察、體驗他人情緒、情感和意圖並據此做出適宜反應的能力。教師、律師、推銷員、公關人員、談話節目主持人、管理者和政治家等有比較突出的表現。

  內省智力 表現為個人能否正確地意識和評價自身的情緒、動機等。在哲學家、小說家、律師等人身上表現突出。

  自然智能 這種智力主要指認識動物、植物和自然環境有比較突出的表現。在獵人、植物學家或者解剖學家等人身上有比較突出的表現。

  這個理論說的是那些在學校里學習成績好的孩子,往往在語言智能、邏輯智能方面更突出,他們是課堂聽課和解題方面的專家,但在生活技能方面就不一定行。所謂「不聰明」的孩子,可能只是沒有突出的語言智能和邏輯智能而已,因為學校往往就是考這方面的內容,而其他的智能表現,像是人際智能、內省智能、運動智能、音樂智能,學校是不怎麼考的。如果這些孩子按照自己的優勢獲得發展機會,很可能表現出很高的成就。就像前面故事中提到的Gillian,她是個運動智能和音樂智能很好,但卻差點被忽略的例子。

  其實,智商是什麼?所謂的聰明到底應該有怎樣的表現?或者說,怎樣的表現就是聰明,怎樣就是不聰明?這個問題一直是心理測量領域還沒有完全解決的問題,依然在爭論不休中。但是我們卻很容易簡單地用學業成績、智商測驗的數字,給一個孩子後面的人生髮展貼上一個鮮明的標籤,甚至這樣的標籤後來也被孩子自己內化了,這實在是一個大大的誤會。

  (作者為北京師範大學珠海分校教育學院副教授)

高艷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0年09月04日 06 版

Let's block ads! (Why?)



"聰明的" - Google 新聞
September 04, 2020 at 03:31AM
https://ift.tt/3bpA3UL

「我不聰明,將來的人生道路如何發展」-科技新聞 - 臺灣新浪網
"聰明的" - Google 新聞
https://ift.tt/3aptY9T
Shoes Man Tutorial
Pos News Update
Meme Update
Korean Entertainment News
Japan News Update

Bagikan Berita Ini

Related Posts :

0 Response to "「我不聰明,將來的人生道路如何發展」-科技新聞 - 臺灣新浪網"

Post a Comment

Powered by Blogger.